回复 13楼雪之舞的帖子给你提供两种思路:
一是把思乡、孤苦作为陪衬,重点写昭君出塞的历史贡献,她使北国边境稳定了半个世纪,这是任何文臣武将们都做不到的;
二是以她的悲苦无助、思乡恋国为主攻点,但要深挖一层,在邦交与政治这盘棋上,一个小女子的个人命运算得了什么?呼韩邪死后,她请求回京,但皇帝是不会接她回国的,而是命她“随胡俗”嫁给儿子,以致最终客死荒漠,葬身阴山,成为皇家政治的牺牲品。
写贡献就要淡化悲愁,把这些磨难作为安邦靖国的一种甘心付出。写思乡就要控诉皇帝的无情,让人感受到政治的残酷和弱女子的无奈。这两种思路无论你选哪一个,都比现在这种二者混搭、主题模糊的表述要好一些。你说呢?
我们有好多作者写的东西,总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,原因就是铺排过多,主题含混,说东扯西,指向不明。满篇的散珠碎玉,但就是找不到那根穿珠的金线,所以作品最终还是提溜不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