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水文化网-

易水文化网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【黄河畅想曲征文】丹心一片向阳开 [复制链接]

1#

丹心一片向阳开

——张保军绞胎陶艺作品《黄河畅想曲》浅析

文/孙庆丰

    

    成功永远属于那些丹心向阳的人。张保军绞胎陶艺作品《黄河畅想曲》的问世,就是他怒放的心音叩响艺术圣殿大门的成功之作,在美的享受中,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。笔者分别从美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等不同的角度审视,该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:



线条优雅,色彩唯美


    

    《黄河畅想曲》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,一幅浓缩的黄河鸟瞰图犹如在人面前摆放了一道丰美的精神大餐,当目光与陶身平行时,却感觉像是从飞机上俯视黄河,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瞬间直抵人内心的柔软。黄河恢弘的气势和舞动的灵魂,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,亦真亦幻,尤其是优雅的线条和唯美的色彩,做工精细,层次分明,仿佛每一粒细小的沙子都能用肉眼看得清。水在沙中,沙在水里,那种包容与绽放,柔静与和谐,让人看一眼就心酥骨软,继而是莫名的振奋。黄河魂,中华情,在线条与色彩的完美搭配中,将祖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得以淋漓尽致的诠释,这是每一个观赏者都始料不及的,艺术的宏大魅力或许就在于此。



匠心独运,鬼斧神工


    

    当物欲的压迫让当代人的精神越来越难以负重,《黄河畅想曲》的诞生宛若一记醒世救赎的鞭响鞭痛了我们几近麻木的神经。一个站立在黄河岸边,高举文明大旗的吟者,用一腔赤诚的豪情告诉我们,绞胎陶艺失传的时间已经太长了,难道我们还要把文明的源头忘却?所以张保军先生选择了以黄河为题材,不惜倾尽全部的心血来完成这件绞胎陶艺作品,旨在呼唤我们精神的回归。在创作的过程中,他像给母亲用心梳理每一根被风吹乱的发丝一样,将100多块不同颜色的陶瓷泥料,悉心地拉坯成型,再用满腔热忱高温煅烧,以致花纹由表及里,内外相通,所以我们不得不这样敬重地感喟,是他的良苦用心成就了他的鬼斧神工啊。只有心存大爱的人,才配得上被誉为大师的荣耀。



以物言志,丹心可鉴


    

    伟大导师列宁曾经说过,少说些漂亮话,多办些实事儿!忠诚的人从不轻易将忠诚二字挂在嘴边,实际行动更加彰显他的人格魅力。张保军就是这样一个人,一九八六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毕业后,以他的学历完全可以留在大城市,将精忠报国四个字赤裸裸地曝光在镁光灯下,而他却选择了回到山区,钻研失传已久的绞胎陶艺。或许,身在大城市,即便他创作不出《黄河畅想曲》,只要有一丝上进心,也能名噪一时,衣食丰盈,而在山区,即使耗尽毕生的心血,如果拿不出像样的作品,必将忍受甘苦终其一生。苦心人,天不负,一个优秀的艺人一生中不一定要创作出多少数量可观的作品,哪怕张保军一生中只创作出了一件《黄河畅想曲》,也足够世人对他心存敬仰,其丹心一片足照汗青。



一珠放彩,众星失色


    

    尽管业界普遍认为,《黄河畅想曲》的诞生是张保军恢复了唐宋时期失传的绞胎陶艺,并非其独门绝技,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唐宋到现今跨越的时间之长,空间之广,尽管期间断断续续也有不少人在做恢复的尝试,至《黄河畅想曲》诞生前却都以失败而告终。绞胎陶艺对于和张保军一样孜孜不倦的艺人们来说,就像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,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,没有一丝经验可以借鉴,也没有可供从史诗中勾出的诸如金庸笔下的《九阴真经》之类的传世秘笈照猫画虎,全凭个人心智的揣摩与实践中的反复实验与论证,才有了今天的成功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客观地说,张保军绞胎陶艺明显的原创性与较高的避仿性,既是他个人的独门绝技,也将随着其他已无心无力研究绞胎陶艺的艺人们淡出这一艺术舞台,而在不远的将来领军中国绞胎陶艺市场,其经济价值也是我们这些门外汉不可预估的。


    

    综上所述,就是我对《黄河畅想曲》的肤浅认识,我不奢求自己这些稚拙的文字能像张保军的作品一样出彩,但愿不要给他抹黑。在此我也由衷地祝贺并祝福他,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将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,让一片丹心获得更加充足的绽放,!





通联:河北省北戴河海滨东三路九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北戴河校区  孙庆丰

邮编:066100

邮箱swsj1977@163.com

电话:13833556400

最后编辑孙庆丰 最后编辑于 2011-10-24 08:47:35
分享 转发
TOP
2#

写得还是不顺手,尽管在大学的艺术系工作,因为主要从事文字工作,身上没有沾上一个“艺术细菌”(赵本山经典台词),所以缺乏深层次的鉴赏力,权当小儿学画涂鸦了,高手们使劲砍伐吧。
TOP
3#

请庆丰先生把《金莱芜、银莱芜》再发到《百姓故事》栏目,最近要评奖了。
TOP
4#

本文很艺术,很专业。学习。
TOP
5#

请庆丰先生把《金莱芜、银莱芜》再发到《百姓故事》栏目,最近要评奖了。
潘新宇 发表于 2011-10-12 13:59:23

昨天已发,谢谢潘老师关爱!
TOP
6#

本文很艺术,很专业。学习。
潘新宇 发表于 2011-10-12 14:00:10

还请潘老师多批评!
TOP
7#

丹心一片向阳开

——张保军绞胎陶艺作品《黄河畅想曲》浅析

[
孙庆丰 发表于 2011-10-12 11:14:04

布局谋面严密,条分缕析。

“含沙射影”一词是否再推敲一下?

TOP
8#

[quote]

丹心一片向阳开

——张保军绞胎陶艺作品《黄河畅想曲》浅析

[align=c
张海军 发表于 2011-10-13 20:39:12

谢谢张老师读得这么细,这个词的确不太合适,还是文化修养不够,知识储备欠缺,许多东西模棱两可,理解地不透彻。
最后编辑孙庆丰 最后编辑于 2011-10-14 08:36:14
TOP
9#

读过了,渴望见到孙先生。
TOP
10#

写得还是不顺手,尽管在大学的艺术系工作,因为主要从事文字工作,身上没有沾上一个“艺术细菌”(赵本山经典台词),所以缺乏深层次的鉴赏力,权当小儿学画涂鸦了,高手们使劲砍伐吧。
孙庆丰 发表于 2011-10-12 11:25:40

孙老师确实厉害!!!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