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水文化网- (黄河畅想曲征文) - 易县,易水,易县新闻,易县文化,清西陵,狼牙山,易县后山,易县广告,易县产品宣传,易县广告策划,易县网站制作,易县旅游, - Powered by Discuz!NT Archiver

易水文化网

首页 » 热门板块 » 有奖征文 » 黄河畅想曲 » 赏析(评论) » (黄河畅想曲征文)
张海军 - 2011/8/26 17:33:21
      

黄河畅想曲征文

在绞陶上流动的民族文化

——透析张保军绞胎陶艺作品《黄河畅想曲》

张海军

      《黄河畅想曲》是工艺家张保军先生的一件耀人眼目的绞胎陶艺,它之所以取名为“黄河畅想曲”,就是想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:传递黄河文明,弘扬民族文化。

       这样的主题思想要通过一件绞胎陶工艺制品来承载,说实话,这是有相当难度的。绞陶制作是一种抽象或变形的艺术,配以简洁的色彩,运用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原理,揉合泥料,拉坯成型,在揉合拉坯过程中产生花纹、形成图案。而柔软的泥料是很难控制把握的,因而,形成的花纹或图案具有不确定性和偏差性——制作结果往往与构思的初衷相去甚远。这是绞陶制作和准确表达创作初衷的难度,当然,张保军先生已经走出了这个瓶颈。绞陶的这种工艺特点,决定了绞陶艺术品的写意性、抽象性和想象性,使作品颇具浪漫的艺术风格。

       审视《黄河畅想曲》,造型及色调毫不张扬。陶口不夸张,陶颈不纤弱,陶腹不臃肿,陶底不轻浮,从上到下,线条过渡柔和,却不失曲线之美;颜色亦然,以土褐色为背景,以橙黄色为亮点,厚重沉稳,却不失明亮之感。这种不张扬的艺术理念,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流的要义——儒家思想的“过犹不及”。

       这件绞陶以土褐色为主要背景,展现了广袤的黄土高原的主色调。在褐色的背景中,在绞陶腹腰上,闪耀着一条橙黄色的亮带,那就是黄河,是生生不息养育中华民族、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。《黄河畅想曲》利用线条的拉伸、扭转,神奇地表现了黄河流动的曲线美,把黄河发源于青海腹地、流经黄土高原、汇入汪洋大海的一路走向截取在眼前,蜿蜒伸展,九曲连环。这是大写意的意境。工艺家准确地抓住了黄河这个传统意象的鲜明特征,以橙黄表现河水的颜色,这种创作理念是深深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的。黄土高原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,河水流经此地,不断冲刷河床和两岸,被裹挟的泥沙使河水骤然变得浑浊,清澈的河水自然就呈现为混黄色了。工艺家用橙黄来表现黄河水的混黄,为母亲河增添了诸多亮丽的色彩。我认为,这并不是艺术的失真,相反,是基于真实的艺术提炼,这种提炼使艺术思想得到升华,强有力地呈现了黄河文化的璀璨。

       河流曲折、河水混黄,这无疑是黄河的自然属性,同时也是《黄河畅想曲》的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。一条大绵延不绝数千年,其实是华夏历史巨轮滚滚向前的真实写照;数千年沙土沉淀,其实是黄河文明生生不息、积淀文明、闪耀智慧的进程。

       曲线与色彩在《黄河畅想曲》中的运用,体现在了黄土高坡的厚重上和河水的流动上,还体现在河岸地貌的变迁上。

       两岸相伴河水,淤泥层层叠现,让人一下就能联想起黄河地貌的历史变迁以及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。这种自然而然的艺术联想,同样是运用曲线的巧妙变化收到的理想效果。在绞陶上方的那带河岸上,一片白光(颜色)赫然呈现,与高岸地带褐色的黄土高原形成鲜明对比。或许,那是阳光的折射;或许,那是民族文化的反照。

       在图案布局方面,张保军把黄河蜿蜒在一件绞陶隆起的最高部位(腹腰处),颇显构思的巧妙。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看,黄河发源高山、流经高原,河水与高山、高原的关系本来就是这样——这是写实的表现特征。从线条和颜色的艺术手法角度(或称图案的审美角度)来看,拉伸扭转,凸显亮色,线条叠加,淤泥层现,视觉差让人觉得:水高难比两岸高,河在高处有河道——这是虚实结合的写意手法。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,当逐渐深入这件工艺品中时,我一下子联想到了李白那意境奔放的诗句: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还——这是浪漫的联想情怀!

       见仁见智,面对《黄河畅想曲》,或许你想到的是张保军先生对始于唐、失于宋的绞陶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,或许你想到的是刀耕火种、黄帝大战蚩尤的远古场景,或许你想到的是石器文化、青铜文化,或许你想到的是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的佳美诗句。这也许就是《黄河畅想曲》的魅力所在吧。

       黄河曾经断流,黄河文化永远不会断流,一代一代的传承者会使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,使民族文化之河流跌宕奔腾,流动到永远。

201189日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地址:河北易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联系电话;13785210687

卢国章 - 2011/8/26 18:54:55
海军底蕴丰厚,出手不凡,对黄河文化和绞胎陶艺均有研究。
张海军 - 2011/8/26 21:42:00
海军底蕴丰厚,出手不凡,对黄河文化和绞胎陶艺均有研究。
卢国章 发表于 2011-8-26 18:54:55
卢兄高抬!
夏琴 - 2011/8/27 8:15:02
拜读!如果能有一张黄河畅想曲的图片来观赏就好了。读罢楼主的文章,黄河畅想曲仿佛在眼前熠熠闪光。:strong:
张海军 - 2011/8/27 8:33:47
拜读!如果能有一张黄河畅想曲的图片来观赏就好了。读罢楼主的文章,黄河畅想曲仿佛在眼前熠熠闪光。:strong:
夏琴 发表于 2011-8-27 8:15:02

说到我心里了。我也想配一张图片,这得有劳站长等诸位大驾了!
admin - 2011/8/27 8:59:37

13
小舞 - 2011/8/27 12:11:29
过去的文章都没有了?多可惜。我不得不重新注册才能上来....
小舞 - 2011/8/27 12:12:40
这样的征文很不好写,尤其以评论的形式,张老师功底雄厚,佩服。
小舞 - 2011/8/27 12:13:56
国章兄,能不能把征文的帖子再发一回,我好好研究一下。
传说中的姑娘 - 2011/8/27 13:50:11
黄河畅想曲!
张海军 - 2011/8/27 15:50:42
这样的征文很不好写,尤其以评论的形式,张老师功底雄厚,佩服。

小舞 发表于 2011-8-27 12:12:40
谢小舞夸奖!谈不上什么功底!
张海军 - 2011/8/27 15:56:10
黄河畅想曲!
传说中的姑娘 发表于 2011-8-27 13:50:11
哈!姑娘莫非已入畅想佳境?回过神后多批评!
小舞 - 2011/8/28 10:16:29
我也有一篇,还没改好,体裁也不一样,这种艺术品的评论我是写不来的,也不了解,呵呵。
张海军 - 2011/8/28 10:19:22
我也有一篇,还没改好,体裁也不一样,这种艺术品的评论我是写不来的,也不了解,呵呵。
小舞 发表于 2011-8-28 10:16:29
希望发到网上,一睹为快!
张文亮 - 2011/8/28 10:33:51
张保军贡献大。你的论文分析的也很透彻。
张海军 - 2011/8/28 10:51:00
张保军贡献大。你的论文分析的也很透彻。
张文亮 发表于 2011-8-28 10:33:51
谢谢你!多批评!
小舞 - 2011/8/28 10:59:13
[quote]我也有一篇,还没改好,体裁也不一样,这种艺术品的评论我是写不来的,也不了解,呵呵。
小舞 发表于 2011-8-28 10:16:29 [img]http://www.yswhw.com/imag
张海军 发表于 2011-8-28 10:19:22 [url=http://www.yswhw.com/showtopic.aspx?topicid=39&postid=235#235]

等我师傅回来再说吧,有些地方我还要请教他一下。
张文亮 - 2011/8/28 11:43:58
好处说好,坏处说坏是做人的原则。为文更是。同一蓝天下,同是故乡人,互相取长补短,互相学习吧!海军弟为人师表,又写得一手好文章,令人羡慕。努力吧,前方有你的景观。
张海军 - 2011/8/28 12:25:22
好处说好,坏处说坏是做人的原则。为文更是。同一蓝天下,同是故乡人,互相取长补短,互相学习吧!海军弟为人师表,又写得一手好文章,令人羡慕。努力吧,前方有你的景观。
张文亮 发表于 2011-8-28 11:43:58
多谢老兄的鼓励!
潘新宇 - 2011/9/12 23:27:34
已经读了好几遍,今天再学习一次。
张海军 - 2011/9/13 14:59:54
已经读了好几遍,今天再学习一次。
潘新宇 发表于 2011-9-12 23:27:34
多批评!
孙庆丰 - 2011/10/13 8:44:31
写得用心,一看就下了大功夫,尽管这个征文不太好写,但因通篇谋划布局到位,所以驾驭地游刃有余,好文顶起来!
张海军 - 2011/10/13 20:42:08
写得用心,一看就下了大功夫,尽管这个征文不太好写,但因通篇谋划布局到位,所以驾驭地游刃有余,好文顶起来!
孙庆丰 发表于 2011-10-13 8:44:31
谢孙先生支持!在易水网曾经读过你的散文,向你学习!
一坏倾城 - 2011/10/20 20:48:10
这样的文章很不容易写,张老师真是太有才能了。
张海军 - 2011/10/21 8:29:51
这样的文章很不容易写,张老师真是太有才能了。
一坏倾城 发表于 2011-10-20 20:48:10
多谢你的关注与夸奖!有空儿常来啊!
张立军 - 2011/10/22 20:34:35
   拜读张老师作品
马龙 - 2011/10/31 20:01:12
涉猎广泛而且深刻,我要好好向您学习。
张海军 - 2011/11/3 13:24:12
涉猎广泛而且深刻,我要好好向您学习。
马龙 发表于 2011-10-31 20:01:12
多谢夸奖!互相学习。
刘锦寰 - 2012/2/18 17:19:37
我们共同畅想
1
查看完整版本: (黄河畅想曲征文)